孙权劝学说课稿

时间:2024-09-11 21:15:23
孙权劝学说课稿

孙权劝学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孙权劝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孙权劝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分析

(一) 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特色

《孙权劝学》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是一个名人单元,共五篇文章,《孙权劝学》处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前四篇分别为《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自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这些名人都是璀璨的明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本文在延续前面四课展现名人风采的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二)本课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选自《资治通鉴》的一篇小短文,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习及吕蒙接受劝告认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点明了学习对于健全人格的作用。文章只有129个字,浅显易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注释和相关资料,应该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故事大意。

本册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是让学生感受吕蒙从一介武夫变为一名儒将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能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三)课标要求

20xx版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另外,课程标准对朗读还专门做了规定: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疏通字词,积累词汇; 2反复吟诵,知人明理

二.说学情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已学过《童趣》、《论语十则》《山市》等八篇短小的文言文,初步积累过“乃”“但”等文言词汇的简单用法,对一些文言句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本文浅显易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注释和相关资料,应该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故事大意。同时,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熟悉,容易把握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只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行。

三.说教学模式

1多样化朗读法,这是我教学古文首先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自读、听读、互读齐读,抑扬顿挫的读、情感再现读,这样反复朗读,古文的美感就会凸现,古文知识也会逐步积累,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2采用导学案教学法,这一直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教学模式。这种师生共用的导学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注重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导学过程,力求调动所有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说教学设计

针对以上分析,我对教学本课的流程做了以下设计:

1.课前准备:

下发导学案,让学生结合导学,做好预习并积累有关学习的格言、名言。

2.导入新课(1分钟)

让学生齐读第一课课后补录“朗读的好处”,一方面提醒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反复吟诵,另一方面提醒他们对这一类文言文,反复诵读,口耳并用,不仅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会大大增强阅读的形象感和情趣感。

3.反复吟诵

第一步:认熟,字正腔圆(5分钟)

(1)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

(2)结合听到的录音检查课前导学训练中的读音和节奏练习,采用先自查后小组互查的方式。

(3)大声自读课文两遍,要求吐字清楚,速度适宜,做到准确无误,字正腔圆。

(4)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演示朗读,其他成员评价,以调动所有同学朗读的积极性。

第二步:译读,晓畅字句(15分钟)

(1)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在自学中丰富积累,培养语感。

(2)结合导学案课堂训练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重点问题:全文分为两层:1 2

第三步:美读,入情入境(15分钟)

疏通文意后,学生对文中孙权、吕蒙、鲁肃等人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真正读懂他们,透彻的了解他们,我们还得继续深入到字里行间,穿越时空,身临其境,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感受揣摩当时人物的语言、神态以及对待读书的态度,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主题。可以说这是一种思考阅读,我设计了三个问题,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1、 吕蒙乃一介武夫,要劝说他学习是何等困难,在这过程中孙权对此又是何等态度?

(让学生进行对话朗读,体味孙权当时的心态。吕蒙的话课本交待不多,可以根据课文进行改编)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严肃、恳切

卿言多务,孰若孤———责备

乃始就学——不情愿

2、 文章中没涉及吕蒙求学的过程,却让我们见证了他极大的变化,主要是谁的神情、态度让我看到了这一切?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理解吕蒙和鲁肃的对话,体会说话人当时的神态。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赞)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颇为自得,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

3、孙权的话与鲁肃的话情调有何不同?

孙权比较低严肃、认真(君臣之分)

鲁肃则有调侃意味(朋友之情)

设计意图: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 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是全文的精彩之处。所以这些对话我引导学生反复的读,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在反复的朗读中,有所体验和感悟。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与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语文中蕴涵着非常多的感情因素。“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通过读,通过联系生活体验去感悟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举行分角色朗读比赛,背诵比赛这样的游戏,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有利用记忆的巩固。

第四步:悟读,知人名义(3分钟)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学生已经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深层次内容和意义,对于自身的读书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可以说有了教育意义 ……此处隐藏7531个字……方针:“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让读贯穿课堂,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

第三、说教学准备

为了扩大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搜集《三国演义》的人物图片,名闻轶事,课堂上展示。

第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并运用本文中的成语。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当堂背诵。

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体验。让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故事情节,品味人物个性。

2、探究交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

老师对话,达到知识的互补与提高,有助于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谦虚好学,追求进步,重视阅读的精神。

第五、说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三国演义》的片首曲把学生的思绪带到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认识叱咤风云的乱世英才,辨别与本课有关的三国人物,导入本课。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个人自由读,培养学生看注释读书的习惯。

2、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品味人物对话语气。

3、老师示范读,让学生听清字音,听清节奏,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体验。

三、合作交流,展示自我

首先小组分工,各司其职。我先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明确分工。每组的任务依次是:理解字词、翻译句子、复述课文、品味语言、揣摩心理、分析个性、讨论写作特点。组长再给每个人分工除以上工作外,每人讲一个跟三国有关的故事或说一个跟三国有关的成语、格言、俗语、歇后语等。

其次,探究交流,展示成果。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指点迷津。轮流展示成果时,其他组同学可随时纠正、补充,老师适时点拨。

为强调重点,加深印象,适时练习,通过投影本文重点进行梳理。

四、分组演示,创造性阅读

在学生探究合作,老师强调的基础上,学生掌握得怎样,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每小组抽四人,一人读旁白,三人分别扮演孙权、吕蒙、鲁肃,模仿三人的地位、身份、口吻、情态、语气等进行角色朗读,可以适当带上动作。在读的过程中,可补充文中空白。如“蒙辞以军中多务”,省略了许多未说的内容。“蒙乃始就学”,如何学,本文没说,尽可让学生发挥想象;最后,吕蒙究竟谈了些什么让鲁肃大惊?这些内容尽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去补充。在补充时可用文言可用白话,也可以文白夹杂,教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五、联想链接,精神内化

孙权劝学说课稿6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孙权劝学》,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这几个环节来加以说明,恳请各位同志多多指教。

一、说教材

《孙权劝学》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生动事迹。《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文章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习及吕蒙接受劝告认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点明了学习对于健全人格的作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是让学生感受吕蒙从一介武夫变为一名儒将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能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孙权劝学》安排在这里,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学习历史人物的同时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该课放在名人单元,而且又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对人物的体会必不可少;对文言文的教学还应重视落实字词和朗读,可以说是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的。所以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能力目标:揣摩人物的语言,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理解“读书求知的可贵”

根据上述目标,我把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的重要性.确立为教学重点;把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确立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我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比如齐读、诵读、自读、对话朗读等以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其次,我采用探究交流的方法,以分组探究的方式疏通文章大意,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为学生设计这样的学习方法:多读书,提问题,善交流,勤思考.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说过程(见教学设计)

首先我用讲述故事的方法导入,这样既引发了学生的好奇,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介绍了写作背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去。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重点朗读,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采用个读、听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听清读音,注意句读。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音和句读方面的错误。4学生齐读。

第三个环节:合作探究,披文入情。这一环节我给学生安排了两个步骤:一是品味探究,二是人物分析。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己解决。

(一)品味探究

1、找出孙权劝说吕蒙的语句,说说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的。(先力陈必要,再现身说法。)

2、小组讨论这些句子该用什么语气读,为什么用这种语气读?

引导明确: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于要求,又充满期望。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其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3、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的?

4、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参考:困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民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5、请解释“吴下阿蒙”。(“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由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孙权劝学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